毕业生签三方如何签
毕业生签三方的步骤具体如下:
1.毕业生需要从学校领取由学校统一发放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份协议书也被俗称为“三方协议书”。
在某些状况下,部分学校或许会需要毕业生先提供用人单位的接收函,然后才会发放这份三方协议书。
2.毕业生需要仔细填写与本人有关的信息及建议。
这一步骤需要毕业生认真对待,防止填写错误,找到工作单位后,毕业生应将三方协议书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填写有关信息及建议,并加盖单位公章。
3.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填写完毕并签字或盖章后,双方需要第三检查无误,然后将协议书交给学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由校方填写学校建议并盖章,这标志着三方协议书的正式生效。
4.毕业生、校方和用人单位都需要第三检查三方协议,确认无误后各自留存一份存档。这一步骤确保了三方协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毕业生签三方后是不是签劳动合同
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后,仍然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由于就业协议并不是劳动合同,它不可以替代劳动合同的功能和法律效力。
1.当毕业生报到后,应当需要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约定试用期、工作时间、工作地址、薪资待遇、休息休假等重点条约。
2.假如用人单位在超越一个月的时间内仍未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那样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薪资,不可以以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为由拒绝支付。
3.对于毕业生来讲,虽然能选择不签订劳动合同,但这将很难保障用人单位按约定履行承诺,求职者的权益也将很难得到保障。
4.部分用人单位或许会觉得签订了就业协议就能不签劳动合同,或者以签订了就业协议为由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这类都是不合法的行为。
因此,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后,仍然需要积极与用人单位交流,确保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找法网提醒你,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在性质、目的、法律效力与适用阶段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和目的不同。
三方协议是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其效力仅限于获得毕业证以前。
它的主要为了约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拟用人单位工作,并需要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毕业后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则是毕业生正式工作后,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2.从法律效力上来看。
三方协议并不是劳动合同,不可以替代劳动合同的功能。一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三方协议的效力就自然解除。
正式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的违约条约也仅限于涉及保密条约和设定服务期的合同,其他任何情形都不能为劳动者设定违约金。
三方协议的违约条约则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未进入用人单位的状况。
3.从适用阶段来看。
三方协议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的产物,对于三方协议并没准确的法律予以规定。
在正式工作将来,毕业生可以参见《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及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因此,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时,都需要认真知道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约,确保我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